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轉心.轉境】Pause Corner 11_彈跳舒適圈、伸展無限可能!



前天與朋友吃晚餐,五點下班後先到公司等她六點下班,公司在101,拜她所賜,正好瞧見了大台北的華燈初上,街道綿延至我看不清的盡頭,難得以這樣的角度看著每天踏著的台北街道,多了些熟悉以外的美感。那盡頭相連、圓弧的地平線相接,地球表面有趣了起來。

我想起了地理學課程說的:「地表是由五個同心圓圈組成的整體,分別是大氣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與人類圈。岩石圈構成地表環境,平均厚度35公里;大氣圈由岩石圈外的大氣組成,與人類有關的為較近的對流層;水圈又稱水體,我們不可或缺的朋友;生物圈則是上述三個圈帶內各種生物的組成。人類的出現對於地球的發展帶來一個重要的轉折。現在的地表地貌,多是人類圈帶來的。我們都在圈圈裡生存

朋友來了,我說:「你上班的環境真好,”VIEW”真好」,她說:「你如果每天看,就沒什麼感覺了」隨後拉著我迅速離開101吃飯去。

是啊,當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了。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上也說過,我們生活在圈圈裡,那個圈圈叫做「舒適圈」(Comfort Zone。許多讀者朋友不陌生這個詞,那你也正在這個圈圈中嗎?

「舒適圈」理論提到,所有人都生存在一個無形的圈圈當中。圈圈中有著我們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做著擅長的工作、任務都能有信心達成、不需要多花力氣就能到達任何我們腦中想得到的地方,生活裡我們相對感到輕鬆,說穿了也就是沒什麼挑戰,別人問生活過得怎樣,我們常回答:「就這樣,有點乏味無聊,不過就是過得去。」如果你常有這樣的回答,可能正表徵你在舒適圈裡生活,這本沒有什麼不好,卻也不是最大吉大利的趨勢呀!


待在舒適圈裡久的人面對不熟悉的挑戰會感到不適,這樣的不舒服會驅使個體回歸到舒適圈中生活。舉個例子。有個朋友從一個高壓的工作離職後進入悠閒的工作職缺,剛開始如魚得水像是獲得了充足的氧氣。久了後他跟我說:「上次換工作,看網路上類似職缺覺得每個工作都很輕鬆;最近覺得生活沒什麼挑戰與前景,所以再次看了網路職缺,我的媽呀,怎麼都這麼困難!」我給他的建議是:「你最好快換!」這就是舒適圈待久了的狀況。這樣的狀況用「比較安心」來形容,卻無法表現個人的潛質與長才、工作或生活變成了一塊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胸肉,不危險,卻也不精采。

心理學有教我們,人處於舒適圈之外一點的「伸展區」(Stretch Zone),又叫學習區(Learning Zone),最能使我們創造更多的可能。伸展區裡是我們未涉足的領域,那裡有充滿魅力的事物、吸引人目光的趣味,也有挑戰自我的生命任務。只有我們「循序漸進」地嘗試新鮮事物、做些「改變」,我們就可以拓展自己的生命經驗,發揮潛力。過了伸展區就到了「恐慌區」(Panic Zone)了,個體有過多的恐慌與緊張也是無法學習到新事務的。

怎麼循序漸進走出舒適圈卻不進入恐慌區呢?這個問題好難,我也覺得不容易。這讓我想到了Bandura 的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個人對於是否能夠達成任務的能力的信心)來自於成功經驗的累積。「沒有比成功更適合當成功的催化劑!」這就是循序漸進的內涵,讓自己在一步一步的小成功裡攀登高峰、大大成功。

哈佛大學幸福講堂裡說到,當我們想要做一些「改變」時,只有「態度」是不夠的,必須有相對應的「行為」出現。最好是把這些改變的行為變成「習慣」,建立後就讓習慣帶領我們開啟新的自動化循環而變成毫不費力的例行公事。當我們想拓展自己能力而建立的新行為模式都符合我們的遠見與目標後,成功不遠了。

有段話講得很好,Jim Loehr Tony Schwartz 說:「建立習慣需要定義精確的行為,並在特定的時間反覆執行它,並且以深深紮根的價值觀為動力。」

要不要一起離開舒適圈?我們一起伸展不同的可能,就是大吉大利!


上圖:Sophie
中圖:Jimmy Roos
下圖:Cyclope-Seri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